云话山东|外国人一眼就看中的土豆机,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果然财经 09:5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魏银科

11月26日,记者随“云话山东”系列外宣活动第六期“服务企业走出去推动外贸上台阶”专题活动采访团,走进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探索山东企业外贸转型升级新密码。
在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的展厅里,排列整齐、每年更新一代的土豆机带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这家深耕马铃薯机械的“小众赛道”企业,手握120余项国家专利,占据国内65%以上市场份额,年销售额超2亿元,产品远销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订单太好了,前段时间24小时连轴转,因为供不上货,一直加班加点。”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洪珠农机)总经理吴洪珠说,他们生产的土豆机质量过硬,外国人主动找上门,“来了一眼就能看中”。
洪珠的土豆机适配性高,外国人非常喜欢
为何洪珠土豆机能让外国人“一眼看中”?核心在于产品精准契合了海外市场的需求。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东欧、非洲等地的人们都爱吃土豆,但当地农业设备非常落后,我们的机器正好能解决他们的痛点。”吴洪珠称,公司产品不仅性价比高,还能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种植模式进行定制化调整,这让洪珠农机在国际市场中形成了独特优势。“许多中亚、北非等海外市场的土豆虽然和我们的土豆长得差不多,但我们一般是作为蔬菜鲜食,他们做深加工比较多,因此需要的机型也不一样。”吴洪珠进一步解释。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洪珠农机。“隔三岔五就有外国人来考察订货,最近要发往巴基斯坦的一批货正在打包。”吴洪珠说,由于产品质量过硬、适配性强,许多外国采购商通过同行推荐主动找上门,当场就能敲定订单。“目前企业有两个外贸部,出口额能有3000万到5000万元,未来的增长点也要靠外贸。”
只要种土豆的地方,就有洪珠发明的土豆机
时间回到1998年的田间地头,那里藏着洪珠农机的起点。彼时还是普通农民的吴洪珠,亲眼目睹乡亲们采收马铃薯的艰辛:5个人整日弯腰蹲跪、挥汗如雨,一天仅能收获一亩地,满地的土豆成了让人犯了难。“怎样才能为百姓做点有用的事?”这个念头在吴洪珠心中扎下了根,也开启了他与马铃薯机械的不解之缘。
1999年,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他发明的第一台土豆收获机问世,却在农田试验中被质疑声“轰”了出来。但这份挫折并未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更强的斗志。此后,他反复试验,不断优化机型设计,失败了几百次后,直至第三代产品将作业效率提升40倍,终于赢得了农户的认可。

“这是我们最新的联合收获机,能完成土豆挖掘、去秧、去土、去杂质,直接装箱,关键是不会去皮。”吴洪珠指着展厅里的明星产品介绍,土豆收获机最重要的是不能伤皮,这款产品作业效率堪比100个工人,仅一天就能为大型种植农场节省2万元人工费。
目前,公司已形成播种机、中耕机、杀秧机、收获机四大系列100余款机型,实现了马铃薯从种植到采收的全程机械化覆盖。“我的目标是,世界上只要种土豆的地方,就有洪珠发明的土豆机。也是因为这个,我才能有动力一直将土豆机做下去。”
手握120余项专利,配件自制率90%
在洪珠农机的生产车间,激光切割机精准裁切、焊接机器人有序作业,加工中心里机械臂灵活运转,一派现代化生产景象。“配件基本都是自己设计、研发、生产的,自制率在85%—90%。”吴洪珠介绍,这种高度自主化的生产模式,是产品质量的核心保障。

作为一家深耕“小众赛道”的企业,洪珠农机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累计超2000万元,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生产设备,组建了50多人的技术团队。截至目前,公司已斩获120余项国家专利,先后承担国家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关键装置研究等4项国家级课题、4项山东省重点研究课题,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多项荣誉,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65%以上,长期引领国内马铃薯机械的发展方向。
升级研发团队,让技术转型更有底气
“在传统经营的基础上,向智能化、电气、液压等方向转型,让老百姓用起来更省心效果更好。”吴洪珠表示,洪珠农机下一步的重点是抓技术、抓质量、抓售后服务、用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而实现这些的关键是技术人员。
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吴洪珠签订了一个研发大楼的建筑合同,“明天即可动工,预计明年五一就能投入使用,届时将把研发人员规模扩展到200人。”
未来,随着研发大楼的建成投用、技术团队的扩容升级、智能化产品的持续迭代,洪珠农机有望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为山东外贸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农业机械“走出去”贡献更多力量。而吴洪珠“让所有种土豆的地方,都有洪珠生产的土豆机”的梦想,也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从1999年第一台土豆收获机问世,到如今成为国内马铃薯机械的领军企业、海外市场的“香饽饽”,洪珠农机的发展轨迹,正是山东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凭借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这家源自田间地头的企业,不仅造福了广大农户,更让“中国智造”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在全球市场书写了“小众赛道也能成就大作为”的精彩篇章。
责任编辑:魏银科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