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持续筑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托起老百姓“幸福底”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1-06 1.0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君
11月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民政厅负责同志等介绍介绍“十四五”以来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庄严介绍,五年来,山东民政系统深耕“为民民政、品牌民政”等“六个民政”品牌建设,在政策体系、兜底保障、公共服务、改革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连续11年在民政部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获“优秀”等次,全国领先的发展位势持续巩固。

政策体系立柱架梁,制度保障更健全
“十四五”期间,山东推动颁布《山东省慈善条例》等3部地方性法规,围绕城乡低保、老年助餐服务等群众关切出台一系列创新性政策文件,搭建起民政事业发展“四梁八柱”。基本建成覆盖全面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132.5万人、特困人员34.8万人;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构建县乡村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同时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全省社会组织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13.3%,慈善组织增长近2倍,销售福利彩票约485亿元,动员754家社会组织参与东西部协作,累计投入款物1.12亿元。
兜底保障提质扩面,民生底线更坚实
山东在全国率先建立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十四五”期间投入保障资金970.5亿元,较“十三五”增长88.2%,保障标准提高32.4%—59.7%,低保标准增幅接近全国平均增幅的2倍,相关工作绩效评价位居全国第一。创新“三主动”工作机制,建成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汇聚28个部门77类数据,将186万低收入人口和840万重点关注对象纳入监测,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提升救助精准度。救助范围持续拓展,低保边缘家庭重病重残人员可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近30万困境儿童实现生活有光、成长有爱。
公共服务优化升级,便民利民更可感
养老服务供给持续扩容,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4万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达1125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76.4%,超出国家“十四五”目标21个百分点。婚姻登记服务不断创新,全国首创全流程免费政策,每年为群众节省费用约1000万元,累计办理跨区域结婚登记34.7万件,多地推行“为爱加班”服务。地名服务提质增效,开展“乡村著名·邮路畅通”活动,命名乡村道路6.2万条、设置地名标志7.5万个,助力群众出行与乡村振兴。
改革创新勇立潮头,发展动能更强劲
山东率先出台民政领域深化改革实施意见,承接全国性改革试点24项,争取补助资金9.3亿元,入围全国首批“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试点省份,相关试点资金、消费券发放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创新老龄养老工作格局,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多元共担责任体系。推进“婚育一件事”“社会救助一件事”等集成改革,全国率先实现“居民身后一件事”全省域联办,整合12个部门37个事项,办事环节、填报要素、办理时限分别压缩74%、91%和77%。
责任编辑:帅为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