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平:探索 “两院一体”医结合模式,托起老人幸福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29 143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

10月29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持续深化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情况。

山东省东平县委副书记、县长徐立勇介绍,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民生课题。为破解这个难题,东平县立足实际,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核心就是推动“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力求让老人们,尤其是特困供养人员,能够享有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一是“重构格局”,实施“分类分区域分情况”的医养改革。过去,农村敬老院设施陈旧、入住率不高、管理比较粗放,结合东平的地理特点,环东平湖规划布局了“东西南北”四个集中的医养服务片区。将原来14处分散的农村敬老院,整合为6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1处精神卫生中心,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个人意愿和家庭情况,进行分类安置和精准服务,实现“养”和“医”之间的双向互通。简单说,就是让老年人能在养老的地方方便地得到医疗服务,在医疗机构里也能享受到专业的养老照护。

二是“整合资源”,核心就是实行“两院一体”的运营模式。“两院”,指的就是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即整合后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着力打破过去“医养分离”、体制机制僵化的困局,推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体运营、独立核算”。一方面,把健康养老、生活照料、住院治疗、康复护理乃至安宁疗护这些服务融合在一起,实现了“1+1 >2”的效果。另一方面,有效盘活乡镇卫生院的资源,解决其面临的资产闲置、人员安置等困难。全县4549名特困供养人员的生活、护理和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供养运转经费节省约30%,管理人员精简一半,入住率超过了80%。这个模式也因此入选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

三是“专业运作”,发挥国有医养集团的专业化管理优势。为了推动“银发经济”与“医养产业”的协同、可持续发展,2024年9月,东平组建了县级国有医养集团—东平县滨湖医养健康有限公司,利用国有企业机制灵活、管理规范的优势,对全县这6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行集团化、规范化、信息化运营,逐步向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

目前,医养集团主要牵头三大民生服务项目:

一是“集中供养”,面向696名入住老人,提供全方位、标准化的生活照料和医疗健康服务,兜牢照护底线。二是“分散供养”,与全县15家乡镇卫生院联动,为3926名在家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提供上门照料、疾病预防、心理关怀等服务。三是“情暖夕阳”项目,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组织家庭医生团队,为2500多名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健康咨询等上门服务。

通过“两院一体”的探索,不仅初步解决了特困群体的养老就医难题,也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的提质增效。这项工作得到了各级的关注和肯定,全市的医养结合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相关经验正在推广。

下一步,东平将顺应老龄社会发展趋势,提前谋篇布局,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保障,深度探索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结合、服务功能有效衔接,借助东平湖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优势,推进融入医疗、养老、养生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探索形成“以医带养、以养促医”的养老服务模式,逐步向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延伸。

责任编辑:崔可腾

秦聪聪

关于健康的大小事,我都可以帮你问。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