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尿频,一刻钟跑趟厕所?这份解救指南请收好!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16

天冷加重,越急越频,查尿却正常——这不是身体出了问题,而是膀胱“太紧张”。

“妈妈,我又想尿尿了!”这是小李妈妈这个月第无数次听到儿子的呼唤。自从天气转凉,8岁的小李就像安装了“人体闹钟”,每隔10-20分钟就要跑一趟厕所,尿量不多,也没有疼痛感。最让家长困惑的是,医院尿常规检查结果完全正常。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遗尿门诊医生介绍,其实,小李很可能患上了神经性尿频,医学上称为膀胱过度活动症。这是一种“身心疾病”,特点是越紧张越严重,天冷更明显,出门前、睡前反复上厕所——这些表现都与小李的情况高度吻合。

为什么孩子的膀胱会“过度紧张”?

神经性尿频的本质是膀胱功能紊乱,而非器质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控制膀胱排尿的神经系统过于“敏感”,导致膀胱在只有少量尿液时就向大脑发送“需要排空”的错误信号。

这种情况多见于3-12岁的儿童,主要特点包括:

●尿频但每次尿量不多

●没有尿痛、尿急痛感

●尿常规检查正常

●注意力集中或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情绪紧张、天气寒冷时症状加重

值得关注的是,这不仅是生理问题,更是心理问题。孩子往往因为一次偶然的尿急经历而产生焦虑,这种焦虑反过来加重尿频,形成恶性循环。

家庭调理:保暖+情绪管理双管齐下

保暖是关键:寒冷会刺激神经系统,使膀胱更加敏感。家长要确保孩子腹部和下肢保暖,尤其是天气转凉时,及时增加衣物,避免膀胱区域受凉。

情绪管理更重要:

●避免过度关注:不要频繁询问孩子是否要小便,减少心理暗示

●建立安全感:告诉孩子这不是严重疾病,只是膀胱的“小调皮”

●分散注意力:通过游戏、阅读等活动帮助孩子转移对排尿的过度关注

●正面强化:当孩子能够较长时间不排尿时,给予适当表扬和奖励

中医穴位按摩:每天5分钟,安抚“紧张”的膀胱

中医认为神经性尿频与肾气不足、膀胱失约有关,通过穴位按摩可以调节脏腑功能: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约三横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每天用拇指按揉3-5分钟,可宁心安神,缓解紧张情绪。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尖上3寸(约四横指),胫骨后缘。用拇指指腹适度用力按揉,每次3分钟,可调理肝、脾、肾,增强膀胱固摄能力。

按摩时手法要轻柔,以孩子感觉舒适为度,最好在睡前进行,既能治疗尿频,也有助入睡。

物理治疗:超短波理疗缓解泌尿肌、盆底肌紧张

对于症状较重的孩子,膀胱区超短波理疗是安全有效的选择。超短波产生的温热效应可以:

●缓解膀胱及盆底肌的过度紧张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这种治疗无痛无创,需要到医院进行,一个疗程约3次。很多孩子在接受1-2次治疗后就有明显改善。

建立合理排尿习惯,打破恶性循环

定时排尿训练:初期可每1-2小时提醒孩子排尿一次,逐渐延长间隔时间,帮助膀胱重新建立正常的储尿反射。

延迟排尿练习:当孩子感到尿意时,鼓励他稍作等待,可以先按揉内关穴,按穴位后没有尿意不用提醒排尿。

饮食调整:避免过多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可乐、茶)和过甜的食物,这些可能刺激膀胱。

神经性尿频虽不危及健康,却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多数情况下,通过综合调理,症状在2-4周内会有明显改善。

如果尝试上述方法后效果不佳,或出现尿频加重、尿裤等症状,请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养育孩子路上,每个小问题都值得认真对待,但不必过度焦虑——因为父母的平静和理解,本身就是最好的“良药”。

责任编辑:贺照阳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