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立大功!聊城85岁老人迷失玉米地,大雨将至,多亏了他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21:12 337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崔宇晴

7月29日下午,在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发生了惊险又温暖的一幕。贾寨镇文化站站长赵玉国利用无人机技术,在半小时内成功定位并协助当地群众找回一位在玉米地走失的85岁老人,上演了一场科技助力下的高效救援。

当日下午3点多,一通电话打到了贾寨镇文化站站长赵玉国的手机上,听筒里传来了前付村支部书记吴土山焦急的声音:“赵站长,我们村一位老人从贾贡村走失了,就在村东头!能用咱无人机找找吗?”

“这能行吗?”赵玉国心里有些打鼓,但他手上动作没停,拿上无人机便开车向事发地点赶去。

车开到贾贡村村东路上,赵玉国碰见了一对正在玉米地里劳作的夫妇,向他们了解到,当天中午12点左右确实有位老人从此处经过,但二人以为是老人饭后遛弯儿,便没有太多问询。

赵玉国抵达村书记说的地点后,现场多位村民正焦急商议,有人建议查看村内监控,有人提议报警。老人的家属忧心如焚,面对眼前一望无际、植株茂密的玉米地,深感寻人如同大海捞针。

面对复杂的搜索环境,赵玉国果断决定启用无人机。他迅速组装设备,操控无人机升空。然而,高空俯瞰之下,茂密的玉米地形成一片难以穿透的“青纱帐”,无法发现人影。更糟糕的是,此时零星雨点落下,雨势渐起,时间愈发紧迫。

“老人淋雨肯定撑不住,必须得抓紧时间!”赵玉国随即调整策略,降低无人机飞行高度,采取贴近地面的方式,对目标区域进行细致的地毯式搜索。无人机自东向西、由南向北,在玉米地上方反复扫描。赵玉国紧盯操控屏幕,不放过任何可疑迹象。

无人机的电池电量在逐步消耗,搜寻工作面临着压力,但赵玉国已下定决心:“一点儿希望也不能放弃,就算两块电池全耗尽,也得找到人!”

就在第一块电池电量快要消耗殆尽时,满屏的翠绿中,突然出现了一点鲜艳的玫红色,这立即引起了赵玉国的警觉。他迅速稳住无人机,降低高度仔细观察,发现屏幕中那抹玫红色旁隐约可见扇扇子的动作。

“快来看!这里有人!”赵玉国立即呼唤家属确认。周边群众迅速围拢,老人儿子激动地辨认称:“是!就是她!”

在无人机的精准指引下,救援人员迅速锁定老人位置,冲进玉米地,合力将老人从玉米地中背出。经初步检查,老人身体并无大碍,现场人员立即为老人提供休息和饮水,老人状态逐渐稳定下来。此时,雨势也逐渐大了起来,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欣慰又高兴。

从无人机升空到成功定位老人,整个过程仅用时约30分钟,一场争分夺秒的爱心救援画上了圆满句号。“多亏了赵站长和这无人机,不然这大玉米地,真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见到老人安全后,家属连声道谢。面对赞誉,赵玉国表示:“能找到老人就是最大的欣慰,无人机今天真给力!”

责任编辑:李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