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济南齐鲁学校四(7)中队寻访老济南的味道——油旋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7:09

近日,齐鲁学校四(7)中队的队员们走进大观园的济南老字号“油旋张”,开启了舌尖上的非遗寻味之旅。

油旋是济南的特色传统名吃,其外皮酥脆,内瓤柔嫩,葱香透鼻,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因其形似螺旋且表面油润呈金黄色,故名油旋。作为山东省和济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油旋已经成了泉城的一张美食名片。“油旋张”的创始人张士华是家里第三代制作油旋的人,从张士华的爷爷那代开始,就已经制作油旋了。

油旋制作技艺传承人热情接待了队员们。他讲述了油旋的历史,并重点讲解了“旋”字背后的功夫——如何通过擀、抻、抹油、卷叠、旋压等精巧步骤,形成油旋标志性的螺旋纹路和酥脆口感。队员们听得入神,对这门手上绝活充满好奇。

最令大家兴奋的是亲手体验环节。在技艺传承人的指导下,队员们尝试揉面、擀皮。到了关键的成旋型的阶段,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难倒了大家,如何将面皮抻长卷起,再精准旋压成饼?队员们全神贯注,努力模仿着师傅的手法。当自己制作的小油旋送入炉子,伴随着滋滋声和扑鼻香气,成就感油然而生。

队员们通过采访油旋制作技艺传承人,还了解到名人与济南油旋的故事——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季羡林从6岁起,就离开老家,来到济南投奔叔父,并在济南读私塾,上小学和中学,在济南的生活,季老最爱吃的就是济南油旋。季老还特意为济南老字号“油旋张”题字:“软酥香,油旋张。”

在这次寻访活动中,队员们不仅领略了油旋的精湛技艺,而且深刻体会到“一食一味皆文化,一擀一转见匠心”,表示要守护舌尖上的非遗,传承老济南的味道,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美味的济南油旋,爱上济南美食,爱上大美泉城。

(供稿:私立济南齐鲁学校)

责任编辑:李华超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