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措施再增加,青岛新增5个“简化环评”试点园区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9:55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李自强

近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印发《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第四批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措施》(以下简称《第四批惠企措施》)。《第四批惠企措施》包含2部分共19条内容,新增惠企措施13条,修改完善惠企措施6条(由10条合并)。前三批的其余33条惠企措施继续执行。7月29日,青岛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批惠企措施》相关情况。

新增5个“简化环评”试点园区

在2个重点行业试点开展AI智慧环评服务

生态环境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支持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磁存储芯片等12类项目,提供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生态环境指导服务。经行业主管部门确认属于新兴产业、不涉及一类污染物排放、编制报告表且选址位于产业园区或者工业集聚区的,项目环评可实施告知承诺审批。

增加“告知承诺审批”“简化环评”试点园区。发布《青岛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指导推动产业集聚区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扩大“简化环评”试点区域,新增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即墨区灵山医药产业园等5个试点园区试行告知承诺审批、打捆审批等改革举措。

开展“项目环评豁免”“环评文件降级”园区试点。在青岛海洋高新区海洋装备产业园、青岛西海岸新区交通商务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西片区3个试点产业园区内,对符合条件项目实行环评审批豁免;在莱西经济开发区、青岛中德生态园2个试点产业园区内,对符合条件项目实行环评文件降级、告知承诺制审批等改革举措。

环评AI助力企业预研判项目。在2个重点行业试点开展AI智慧环评服务。企业只需要输入项目相关信息,就能从选址选线合理性、环保政策符合性、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等多个维度对项目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意见建议,辅助企业开展前期项目策划。

制定2个行业《环保指南》

辐射安全许可事项全程网上办、档案电子化

引导塑料制品、石墨及碳素制品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塑料制品、石墨及碳素制品2个行业《环保指南》,引导新建、扩建项目优化选址,完善污染防治措施,指导环保手续办理及合法合规运行等,服务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简化优化销售Ⅱ、Ⅲ类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材料。对于销售Ⅱ、Ⅲ类射线装置的辐射工作单位,如无射线装置贮存、调试,仅将射线装置成品货物由生产单位直接发至使用单位,经辐射工作单位承诺并提供相关支持材料的,根据优化营商环境和提高审批效能的要求,辐射工作单位在申请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时,可免于提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三)(四)(五)(六),以及第十八条(三)规定的相关材料。

辐射安全许可事项全程网上办、档案电子化。涉及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延续、变更及注销办理事项,不再要求辐射工作单位同步提交纸质材料,辐射工作单位仅需在网络化办理平台上传《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相关材料,审批部门全程网办并实行档案电子化管理。

开展环保合规助企服务

推出8大领域共计34个定制课程包

推行“圆桌式”座谈帮扶,增进沟通理解。“圆桌式”座谈帮扶,打破了政企沟通的障碍,把“背对背”的管理模式变成“面对面”的交流,企业提出问题,监管部门建立“收集—交办—反馈”全流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办结时限,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开展“点单式”执法帮扶,精准解决问题。“点单式”执法帮扶实现了从“事后罚”到“事前帮”的转变。一方面搭建“线上+线下”点单平台,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另一方面,推行“柔性执法+点单服务”融合模式。

深化“一业一册”助企体检帮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聚焦重点行业编制“一业一册”环保合规指引手册,推动执法帮扶从“个案处理”向“行业覆盖”转变。手册内容涵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规范、排污许可申报流程、环境风险防控要点等,让企业“一册在手、办事无忧”。

开展环保合规助企服务。拓展升级“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活动内容,建立“一讲二诊三送”合规服务体系,推出8大领域共计34个定制课程包,开展多形式“法治问诊”,编制企业环保合规指南手册,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深化精准服务,为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防治“蓄力”。通过“培训+帮扶”双轮驱动,邀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同时组建专家帮扶团队“上门帮扶”,助力企业掌握土壤环境风险识别、监测流程规范等核心技能,解决隐患排查、监测点位布设等关键技术难点,筑牢土壤环境安全防线。

强化生态环境安全“体检”。制作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明白纸和“一图读懂”,通过深入企业解读、公众号宣传等方式为企业答疑解惑。同时邀请环境专家和安全专家为企业“问诊把脉”,指导企业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修改完善惠企措施6条

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

完善重点项目“攻坚帮扶”“再提速”机制。建立“领导包联机制”,攻坚堵点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扩大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简化”管理实施范围。纳入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的产业园区内的或市级审批的建设项目,氮氧化物等五项主要污染物的单项新增年排放量小于0.5吨,氨氮小于0.05吨的,免予提交污染物总量来源说明。

推出“青岛环境医院”平台2.0。“环境医院”平台升级,新增云课堂、案例库等模块,并强化科技帮扶。

环评市场“优管提质”。对在青环评机构实施信用分级管理,奖惩结合,促进环评编制行业良性发展。

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全部实施“自巡查”智慧监管,保持非现场执法占比45%以上。

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推行柔性执法。

下一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将以《第四批惠企措施》推动生态环境服务再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精准帮扶市场主体。同时,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畅通企业意见反馈渠道,对存在执行难、落地难、成效不明显的惠企政策及时优化调整,将各项惠企举措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推动“双保双促进”,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崇真

李自强

粗糙汉子热心肠,您有事情我帮忙。欢迎爆料,小强帮办,帮您办。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