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承诺,能有多重?需要多少年的光阴去丈量?对蒙阴县人民检察院法警大队原四级高级警长王富顺而言,这个承诺的重量,是九位牺牲战友未尽的孝道。自1999年那句“你为国尽忠,我代你尽孝”说出口,王富顺便将战友的遗志扛在肩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将“战友”二字的内涵,拓展至血脉亲情的深处,在蒙山沂水间,跨越血缘书写“战友情深”。
战火纷飞,生死诺言深植于心
1984年,王富顺投身军营,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戎马生涯。凭借出色表现,历任班长、排长等职务,三次荣立三等功。
1985年3月,刚入党两个月的王富顺,随部队奔赴硝烟弥漫的云南老山地区,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战场上,死亡如恶魔般肆虐,与他同年入伍的9位蒙阴籍战友,在枪林弹雨中英勇捐躯,从此与家人阴阳两隔。有的战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倒在他温暖的怀抱;有的趴在他坚实的背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还有一位被紧急送往野战医院,却仍因伤势过重,生命之花骤然凋零。战友临终前眷恋家乡、牵挂家人的眼神,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他强忍泪水,郑重许下承诺:“兄弟,放心!只要我能活着走出战场,一定会去探望你的父母!”言罢,他轻轻为战友合上双眼,这个在硝烟中许下的诺言,成为了贯穿他后半生的精神坐标。
转业践诺,真情守护温暖岁月
1999年,王富顺转业到蒙阴县检察院。到岗后,他立刻前往9位牺牲战友家中。烈士母亲紧紧拉住他的手,一句“孩子,你回来了”,瞬间让他热泪盈眶,更深感责任重大,当即表态“从今往后,您就把我当作亲儿子,咱们就是一家人!”
此后,每逢中秋、春节、重阳等节日,他都会带着礼物登门探望。烈士家人有困难,他积极奔走解决。
2014年,烈士来现忠的二弟因车祸离世,父亲刚去世不久,母亲悲痛欲绝。王富顺第一时间赶到,安抚老人、帮忙料理后事,还与肇事方交涉,找律师争取赔偿。数月努力后事情妥善解决,此后他与老人联系更紧密。
漫长岁月中,王富顺与9位烈士的家人建立起深厚情谊,虽无血缘关系,却情比金坚。烈士崔传平百岁高龄的父亲,每次都会拄着拐杖送他到巷尾;王忠父母,会早早地在门口等候;公彦进父亲会备好他最爱的猪头肉;高洪祥、来现忠、刘法来父母家的核桃、石榴、花生,也总是特意为他留着。这些平凡而又温馨的点滴,成为支撑他坚守承诺的精神力量。
凝聚爱心,慰藉烈士英灵
蒙阴县拥军爱军氛围浓厚,多年来,王富顺积极宣传烈士事迹,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推动形成“党委政府支持、爱心人士帮助、慈善机构支援”的关爱网络,合力保障烈士家人生活。
2016年中秋,有烈士亲属希望烈士骨灰能入土为安。听闻这个心愿,王富顺记在心里,和战友刘庆祥到民政局了解情况,又挨家挨户上门沟通,最终9位烈士亲属全部签字同意。
2017年清明节前,在蒙阴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县民政局在孟良崮烈士陵园举行隆重安葬仪式,王富顺和140多名战友共同见证,终于圆了烈士亲属多年的心愿。
初心如磐,勇担使命铸忠诚
战友们为国捐躯的精神,照亮着王富顺前行的道路。从军营踏入检察机关后,他迅速调整状态,认真钻研检察业务知识和办案程序,积极参加练兵活动,刻苦训练体能和技能,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学习能力,成长为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的业务骨干,并于2013年肩负起法警大队的领导重任。
在检察工作中,他坚守办案一线,累计出警300余次。深度参与查办近百起职务犯罪案件,无论是协助执行拘留、押解犯罪嫌疑人,还是保护公诉人出席法庭、送达法律文书,他都竭尽全力,以实际行动彰显出敢打硬仗、善作善成的军人风采,先后荣获“临沂好人”“山东好人”、临沂市第九届道德模范、山东省第九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如今,9位烈士的父母仅3位健在,已退休的王富顺表示:“只要走得动,就会继续走下去。”王富顺用26年的时光,践行着对9位牺牲战友的生死承诺,为“诚信”二字作出厚重注脚,深刻展现了沂蒙精神传承的当代实践。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