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泰山脚下,暑气蒸腾。在泰山区,济枣高铁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沿着高铁规划线路前行,只见一个个桥墩拔地而起。在泰山区省庄镇济枣高铁庞河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挂篮法架梁作业,架起的连续箱梁横跨青兰高速,一派繁忙景象。
这条串联“一山一水一圣人”文化带的黄金旅游通道正从蓝图走向现实。而在这热火朝天的建设背后,是泰山区历时近两年、攻坚克难完成的征地拆迁硬仗——泰山区段线路全长23.74公里,占全省总里程的10%,涉及3个镇22个村,1837.3亩土地征收、296户住宅拆迁、1003座坟墓迁移,每一组数据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征迁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
直面征迁困境:三大难题横亘前路
济枣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和山东省“八纵六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268公里,总投资670亿元。它贯通省会经济圈与鲁南经济圈,更是串联“一山一水一圣人”文化带的黄金旅游通道,对于泰山区深度融入省会经济圈、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这是近年来泰山区单次任务量最大、情况最复杂的一次征迁。”泰山区济枣高铁征地拆迁工作指挥部负责人直言,项目启动之初,摆在眼前的是三块“硬骨头”:战线长、体量大、情况杂。
征地拆迁工作作为高铁建设的前提和保障,任务艰巨,困难重重。翻开征迁地图,红线如血脉贯穿泰山东麓——泰山区段北起省庄镇大河峪村,南至徂徕镇西旺村,全长23.74公里,占全市总里程40%、全省10%,征地总面积达1837.3亩,涉及各类苗木户2200余户,征迁住宅房屋296户,商业房屋及企业厂房68户,还要迁移坟墓1003座,其复杂程度和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邱家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灿宇负责的片区内,因高铁线路横穿珠宝城地块,需切割拆除两栋四层建筑,复杂的股权结构、旅居海外的法人代表和拆迁后涉及的规划调整、产权变更等后续手续办理程序繁杂,让征拆谈判难上加难。
“面对这块‘硬骨头’,我们组织专班成员查阅自2005年以来的所有档案资料,实地勘察建筑现状,全面掌握珠宝城情况,做到谈判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张灿宇说,在谈判过程中,针对对方提出的补偿诉求,他们专门组织我市三家具有甲级资质的评估机构组成联合专家组,开展了十余次专业论证会,形成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案,绝不让企业吃亏。最终,珠宝城项目在今年3月31日成功签订拆迁协议,并于4月16日完成切割拆除工作,如期交付施工方,为项目建设扫清了关键障碍。
征迁不仅涉及土地和房屋,更牵动着群众的生计与情感。岗上村党支部书记金德进掰着指头数:“88户宅基地、12户市场经营者、2户门头房,还有30座墓穴的公墓林迁移。商户担心拆迁后生意流失,村民对补偿标准有疑虑,公墓迁移更是触及习俗与情感。”
而西旺村因多次区划调整和项目征迁,群众对政策期望高,部分人存在攀比心理,抵触情绪严重。宋疃村作为泰安东站所在地,此前经历过4次征地,存在土地权属不清、补偿标准差异等问题,在历史遗留问题牵绊下,让村民对此次征迁持观望态度。“135户村民、277.88亩土地,还有798个坟头,很多人怕吃亏,不愿第一个签字。”村党支部书记杨兴荣回忆。
创新破局之道:三级联动精准施策
面对重重困难,泰山区以“三级联动”织密责任网,用创新举措破解征迁难题。
2023年10月27日,泰山区召开全区性济枣高铁征地拆迁动员部署大会,成立强有力的指挥部,抽调20多名精干力量参与拆迁工作。指挥部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指挥,分管副区长、区政协副书记任副指挥全程坐镇指挥,34个部门协同作战。指挥部下设6个专项工作组;7个征地拆迁工作组覆盖3个镇,每个组负责包保3~4个村;沿线22个村成立工作小组,村“两委”全员参与。“我们实行任务包保责任制,从区级领导到村干部,每个人都有明确分工。”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日调度、周例会、月总结”的机制,让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征迁方案和政策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指挥部根据省、市、区相关政策,针对青苗、坟墓、茶园等制定了《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方案》;针对住宅房屋回迁安置制定了《集体土地住宅房屋拆迁补偿楼房安置方案》和《集体土地住宅房屋拆迁补偿小康楼安置方案》;针对商业房,专门研究明确了补偿标准,全线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尺度,为全线征地拆迁的开展推进奠定了政策基础。
在征迁一线,“精准施策”也成为破局关键。岗上村针对村民对补偿标准、安置渠道的关切,为每一户制定“征迁档案”,通过“现场答疑+现场签订”模式,逐户算清“经济账”“发展账”。“我们村有一户二层楼住户因对补偿不满拒绝签约,村‘两委’坚持每天登门做工作,发动亲属劝说,最终达成协议。”金德进告诉记者,针对75年前形成的公墓林,村“两委”成员分户摸底找准户主,并创新提出“补偿平坟”方案,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于2023年11月19日高效完成公墓林平迁,为先行用地扫清障碍。
“政策明白卡”“阳光公示栏”“现场答疑会”……泰山区将征迁全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宋疃村党支部书记杨兴荣带头第一个签订自家征地协议,“两委”干部紧随其后,并公示评估报告。“村‘两委’成员还揽下了自家亲属的征地任务,立下‘军令状’。群众看到我们和亲属都公示了评估报告、签字协议,看到了公平,自然就支持,也消除了等等靠靠就能多补偿点的想法,陆续签字。”杨兴荣说。
“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算到底。”在征迁过程中,泰山区严格规范征迁程序,从土地丈量、评估到协议签订,全程公开透明。泰山区还将群众关心、关注的每一个环节都依法依规执行,最大化保障了被拆迁人利益,全线没有因标准问题产生反复上访、投诉情况,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凝聚人心之力:真诚服务推动征迁
“在具体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征地拆迁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一开始,村民把我们当‘敌人’,连门都不让进。”徂徕镇拆迁办主任颜京刚回忆在西旺村的工作经历说。
西旺村以前的村“两委”班子涣散,群众基础相对薄弱。面对群众的抵触,颜京刚和同事转变策略,白天在田间地头拉家常,晚上到村民家中讲政策,“换位思考,才能以心换心。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想法,进行真诚平等的沟通交流,才是转变其态度的关键。”颜京刚表示,“至诚、至拙”,方能取胜,他们在征迁过程中,用最真诚的心,最笨的办法,一户一户、一次一次、一遍一遍去讲政策,用真诚和耐心促成协议的签订和各类地附的清除。最终,西旺村在10天内完成62户房屋拆除,创造了征迁“加速度”。
邱家店镇在解决珠宝城征迁时,不仅为企业争取合理补偿,还协调7家苗木经销商收购村民待移植苗木,帮助减少损失。“我们用真心换真情,群众看到我们在为他们考虑,态度就变了,主动配合土地丈量,并签下了征地协议。”张灿宇说,今年3月21日,邱家店镇全线率先完成集体土地腾空工作,交付了建设方。
在芝田、羊南、东夏等村,村民主动配合,率先腾空全部167亩先行用地交付施工单位;全线2200余户苗木户在不到2个月内签约率达94%……这些数字背后,是群众对征迁工作的认可,更是泰山区工作者们用行动赢得的信任。
自2023年10月征迁启动以来,泰山区以“首善之区”的担当,仅用20个月完成1837.3亩土地征收、296户房屋拆迁、1003座坟墓迁移,创造了高铁征迁的“泰山速度”。“这只是第一步。”指挥部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我们要把重点转向回迁安置和建设服务。”
在回迁安置方面,泰山区将启动大河峪、贝家庄、岗上、羊东、羊南等5个村的回迁土地征用,启动指挥庄村回迁用地的征收工作,加快回迁楼设计和招标,确保2年内群众入住新居。“让拆迁群众早日住上新房,是我们的承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泰山区将全力做好济枣高铁施工协调服务,解决跨路跨桥施工、三电迁改等问题,保障高铁建设顺利推进。“济枣高铁通车后,泰山区到济南、枣庄的时间将大幅缩短,对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文旅产业意义重大。”泰山区相关负责人展望道。
从征迁一线的攻坚克难,到建设现场的热火朝天,泰山区用实干和担当,为济枣高铁建设打通了“黄金通道”。未来,泰山区将继续发扬这种征迁精神,在高铁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续写新的辉煌篇章,让济枣高铁这条“黄金通道”早日建成通车,为泰山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幸福与美好。
(和美泰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