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艺术家张继钢:话剧《孔子》诗情画意,“思无邪”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0-09-25 28.2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师文静 刘雨涵 李睿,摄影记者 王鑫

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品、著名艺术家张继钢担任导演、山东省话剧院倾力打造的山东省重点舞台艺术创作项目——话剧《孔子》,将于9月28日、29日、30日在济南山东省会大剧院举行世界首演。

9月24日话剧《孔子》首演发布会在济南举行,著名艺术家、话剧《孔子》导演张继钢接受媒体访谈,畅谈《孔子》的艺术创作之旅。张继钢称,话剧《孔子》不是传统的话剧样态,它更像是诗剧,它手段丰富,境界单纯,像孔子所说,整部话剧可以让人感觉到的是“思无邪”,特别美好。“《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还是人类的。”

《孔子》会让观众掉好几次眼泪

记者:《孔子》题材宏大,是不是创作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张继钢:主要的原因是圣人孔子这个人物离我们太久远了,已经过去了2500年了。

比如说,我来山东时,坐上山航的飞机,一抬头就可以看到《论语》等传统文化,但是别的地方可就不一定是这样的了。我在创作《孔子》之前,对孔子的了解也没有现在这么深刻,大概知道儒家学说,不像现在这样,真正走近孔子以后,发现是在走近一座高山,真的是高山仰止。

创作《孔子》过程中,我们思考的是该用什么样的办法,让年轻人感受到这样的艺术作品、这样的艺术形象。我们还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那就是怎么能让世界感受到这位世界伟人。还有一个难题,《孔子》的语言文言化,《诗经》《论语》这样的文言文语言,翻译成英文的话该怎么翻译呢?这些都非常难,这对我们都是一个个难题。

记者:这个戏与之前的孔子题材舞台作品、电影作品相比的话,它独特的魅力是什么?

张继钢:首先我想说,面对圣人孔子这样一个题材,创作更多的话剧、更多的电影作品,都是很正常的。我不能去评价别人的作品,我只能说,我们这部作品更像是诗剧。

我曾经说过,我们创作的《孔子》不立传、不写神,只写人,重点是写“多难的圣人”。我觉得在看《孔子》的过程当中,观众是会掉好几次眼泪的。话剧让人掉眼泪不太容易,面对孔子掉眼泪恐怕更难,但我保证观众会掉好几次眼泪。你会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你的眼眶就湿润了。

舞台上的一物一人都像雕塑一般

记者:话剧《孔子》运用了舞蹈、戏剧、音乐等非常多的艺术形式,具体是怎么融合、平衡这些艺术类型的?

张继钢:要是单纯地拿想象中的传统话剧样态来判断《孔子》的话,可能你的误判会比较大了。《孔子》不是传统的话剧样态。

简单地举例来说,孔子不仅是个教育家、思想家,他还是一个音乐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全部都能唱,他还是个音乐家。

从这点出发,在话剧《孔子》中,观众可以看到大型的管弦乐合唱团、大型的舞蹈团。是多种多样的艺术形态构成了这样一部独特的话剧样态,呈现出一个非常美好的春秋气象。

记者:那么,《孔子》在舞美设计上,如何打造春秋气象?

张继钢:我们要抓住春秋时期的那些典型的符号,比如车、竹简等,还感受到那种一点都没有现代化的、没有工业的那样的一种天地。舞台上的植物啊、人啊看上去像工艺品一样。每一个人物穿上服装在台上一站,感觉就像雕塑一般。

希望话剧《孔子》也是我的代表作之一

记者:您说话剧《孔子》“80后”“90后”“00后”都会喜欢,让年轻人喜欢这部戏,您是如何做到的?

张继钢:这个问题就很复杂了。我举个简单例子,当我第一次导演京剧作品时,就知道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爱看戏曲,因为它节奏缓慢,“咿咿呀呀”的看不懂。以此类推,当我面对话剧时,就能够判断怎样才能让“00后”“90后”“80后”的孩子们喜欢起话剧来。

话剧《孔子》诗情画意,在这部作品中观众可以接收到很大的信息量,同时它又很单纯。《孔子》手段丰富,境界单纯,而且像孔子所说,整部话剧可以感觉到的是“思无邪”,特别美好。我觉得,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备美感,没有美感,就没有意义。

记者:您说自己几十年的艺术创作皆是为今天的《孔子》作的积累。话剧《孔子》即将首演,您对自己话剧首秀拿出来的答卷还满意吗?

张继钢:是的。我愿意将来有朝一日可以说话剧《孔子》是我的代表作之一。

事实上,创作话剧《孔子》是我们在艺术上进行的一次艺术探险,当然在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上积累了很多东西,因为碰上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收获。

好的艺术作品没有物理上的边界

记者:你说《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应该如何向世界推广话剧《孔子》?

张继钢:首先我不太愿意用“推广”这个词。一部真正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好的艺术作品,不应该有物理上的边界,应该是在精神上打通的。我多么希望全世界的人能够通过中国的文化,通过话剧《孔子》来了解中国,喜欢中国,向往中国,热爱中国。

为什么要看到中国的文化和艺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软实力吧。看到中国人的善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那么友好,这多好啊。

我再加一个词,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讲,《孔子》还是人类的。

记者:请问首演安排了几场?您对首演有何期待?

张继钢:首演目前有三场,9月28日、29日晚上和30号下午。

据我所知,这次《孔子》山东首演,全国各地的观众都会来观看,上海、北京、广州、广西、山西等地的外地观众都订好了机票,订好了酒店,买了戏票,都来看《孔子》,他们就是如此得向往这部话剧。

这是很少出现的场景。一般来说这种景象更应该发生在北京,比如到国家大剧院演出,全国各地的人都去看。山东省的一个剧团在山东省首演一部剧,全国各地观众蜂拥而至,这个景象恐怕山东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责任编辑:贺照阳

师文静

关于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的新鲜事,我们可以一起交流。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刘雨涵

娱乐是个圈,请把你感兴趣的娱乐话题向我发射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王鑫

快门之下 是我的眼所见及心有感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