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睿 摄影 王鑫
9月,学校开学。暑假过后,校门口的马路重见熙攘。接送孩子的家长和小朋友们,满脸都是对新学期的期待与憧憬。
教育,乃人生大事也。也是社会的百年大计。仔细回想一下,所有的源头,都始于“至圣先师”——孔子。
开学这天,我到山东省话剧院正在创排的话剧《孔子》排练现场探班。这部话剧,由著名艺术家张继钢先生亲自执导。在现场看戏,一位艺术家的严谨细致和卓越追求,恰是师者风度。
第一场话剧中有段歌舞表演,浣纱女脚步轻盈,婀娜多姿地走上舞台,张继钢导演在台下打着拍子,眼神聚焦到演员的每一个动作上,“动作不到位,再来”、“钢琴伴奏弹错了一个拍子,再来”、“情绪不应该是这样,再来一遍”……单是走上舞台中央的这十几秒就反复排了六七遍。
到了紧要处,他将双手放在腰间,亲自示范动作。踏一步,都有些不同凡响的考究。南子的扮演者陈雅斓是舞蹈专业科班出身,张继钢跟她说:“咱俩一起给演员示范一下这里的身体情绪。”两人一前一后,重现了浣纱女走上舞台的十几秒。
下午三点半,话剧《孔子》进行了前六场的舞台联排,演员们便服上场,情绪饱满地上演了一出好戏。所有演绎,每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音符,让人不免泫然欲泣,久久不能平复。
舞台联排结束后,张继钢拿起话筒,首先对团队的精彩呈现表示认可和鼓励,继尔便开始找不足,一丝不苟。他拿起观演过程中记录的笔记本,一条一条地指出演出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台词顺序,几案、竹简等道具的摆放,甚至连字幕切换与剧情的时间差都要分毫不差,“演老太太的演员越来越好了,但是你说错了一个字,是一‘条’丧家犬,不是一‘只’丧家犬。”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状态,正是他的日常。
三人行,必有我师。话剧《孔子》的团队,有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氛围。
得知记者是个95后,张继钢导演笑着问:“你觉得怎么样?平时看不看话剧?”他这种谦和的风度,让我真心点个赞。我看到的,只是排练场的一部分,相信在9月28日的世界首演上,主创团队会呈现一个震撼、唯美、又创新融合的别具一格的话剧作品。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