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黄体军
7月21日上午,山东省重点演艺项目大型话剧《孔子》,在山东省话剧院举行开排仪式。据介绍,这部即将隆重推出的八场话剧《孔子》,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特邀以著名艺术家张继钢为总导演的创作团队,历经三年,五易其稿,精心打造而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次大型话剧《孔子》会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孔子艺术形象?对此,总导演张继钢特别强调了“多难的圣人”“寂寞的孔子”“理想主义者”等关键词。
孔子生于春秋末期,当时正是社会大分裂、礼崩乐坏的时期,此次大型话剧《孔子》即是以春秋末期诸侯纷争为历史背景,揭示社会变革中列国之间形色各异的人生选择,着力表现圣人孔子多难的一生,歌颂孔子始终不渝追求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境界,努力塑造出一个遥远而鲜活、高大而素朴、威严而亲切,持续影响中华民族两千五百多年的“至圣先师”光辉形象,以艺术方式反映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自古圣贤多寂寞。孔子像万古长夜中的一盏明灯,这灯是寂寞、寂寥的。孔子在他的时代是多难的,现实困境将其理想一次次击碎,直至逼入绝境。然而,理想者以孤独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
此前已有很多关于孔子题材的戏剧、影视作品,此次大型话剧《孔子》在艺术呈现上有何不同?张继钢介绍说,从戏剧形态上它是诗剧,是包括以道白为主的,有音乐、舞蹈、美术、服装、灯光、道具在内的综合的诗剧,这是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关于孔子剧作的地方。它采用独特的“构成”戏剧样态谋篇布局,充分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分为“君子”“进退”“为政”“去国”“见南子”“困境”“渡河”和“彼岸”八场戏剧,展示出思辨美、宏阔美、空灵美、意象美。
2020年是孔子诞辰2571年。时空转换,孔子在人们眼中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人们从经书中读到的孔子与真实的孔子之间有多少距离?这是每一个创作孔子题材的艺术家都面临的问题。
总导演张继钢坦承,此次大型话剧《孔子》创作团队遇到的最大困惑是如何处理好今与古的关系,古与古的关系,人与圣人的关系,虚与实的关系,历史学家看孔子与艺术家看孔子的关系,话剧与诗剧的关系,话剧与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的关系。“因为困难很大,创作团队曾一度想放弃这个项目。但最终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从美学上打通了这诸多关系。”
山东省话剧院党总支书记叶树茂表示,将集全院之力,全力以赴投入到话剧《孔子》的排练演出工作之中,努力打造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台艺术精品。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锟表示,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创作大型话剧《孔子》,作为山东省重点舞台艺术创作项目,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全力支持项目实施,将话剧《孔子》打造成一部代表山东艺术形象的舞台精品力作,不断塑造山东文化品牌。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